繼“網約車”之后,“貨運打車”成為交通運輸市場又一個新的增長點。基于多年來對貨運需求用戶的深入洞察,快狗打車APP于近期宣布在鞏固B端客戶群的基礎上,拓展C端市場,致力于為更廣泛用戶提供
服務。
然而一直以來,普通大眾人群對貨運的認知比較傳統,甚至很多人認為“貨運”指的就是建材、家具、大宗
貨物等大件物品的運輸,與自己的生活具有較大的距離感。因此,如何拉近與C端消費者的關系,改變貨運在廣大普通用戶心中的傳統印象,成為當下很多貨運企業難以跨越的品牌鴻溝。
快狗打車APP作為短途貨運行業領導品牌,率先開啟了自身的品牌煥新之路。先是于8月份進行品牌更名,使得品牌在極短時間內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知。隨后趁熱打鐵,上線品牌TVC廣告、召開品牌戰略發布會,全方位闡述了“讓城市貨物出行更美好”的品牌理念,從而順利完成品牌全新的戰略轉型。
與此同時,本著跟C端消費者溝通交流的目的,快狗打車APP發起了一場線上線下全面整合、互聯網與空間媒體共同發力的全方位營銷戰役,意在搶占廣大普通用戶貨物打車的心智占位。
聚焦消費場景,用戶證言“你需要另一種打車”
在大多數用戶的眼中,所謂“打車”一般就是“拉人的網約車”。這是已經處在消費者認知中的一個概念,快狗打車APP經過深入的用戶洞察,了解到用戶對出行問題的諸多痛點與不滿,決定“重新定義打車”。打車不止是拉人,也可以拉貨。以此作為突破點,力求將“另一種打車”的概念根植到消費者心目中。
從生活場景出發,每個人在搬家、運物、拉貨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快狗打車APP在線上推出了一系列消費者證言海報,通過社會各個階層真實用戶的口吻,將痛點放大、增強。當日常的“打車”再也無法滿足生活需求的時候,“另一種打車”快狗打車APP就成了很多用戶必不可少的選擇。
當然,為了配合海報的發酵和宣傳,快狗打車APP也在微博平臺構建了相關話題頁,依托于KOL和大V強勢引導,激發了大規模用戶對于搬家、運物、拉貨等場景的吐槽與評價,形成輿論的二次傳播。從這個角度來看,快狗打車APP可以說進一步鞏固并強化了“拉貨、搬家、運東西”的品牌認知度。

玩轉創意內容,多角度引爆品牌
如果只是通過海報,還不足讓展現快狗打車APP此次營銷戰役的本質。在空間層面,快狗打車APP在多個商圈、寫字樓進行投放的3D裸眼電梯,真實還原了用戶日常貨品運送的應用場景,從而讓普通用戶通過沉浸式體驗感知品牌,有效地拉進了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為了進一步提高品牌在年輕圈層中的影響力,抖音也成為此次快狗打車APP一個重要傳播陣地,快狗打車APP將線下電梯“搬”至線上,其創意有趣的玩法很受歡迎,僅單條視頻播放量便達到數十萬,影響力可見一斑。
而在互動層面,快狗打車APP推出的《戲精臥談吐槽會》引發朋友圈不小的刷屏。H5通過讓貨物“活”過來的方式,從貨物的視角表明了日常消費場景的諸多不便。用戶只需轉發即可領取優惠券并參與拯救貨物,強互動性與趣味性,為快狗打車APP品牌的裂變式傳播提供了原始動力。
上線病毒視頻,多渠道聯動產品賣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嘗試了線
上海報、線下裸眼貨梯、H5、抖音等方式后,病毒視頻的推出則為快狗打車APP再次收割了一波流量。視頻以曾經火爆全網的《倒鴨子》為創意藍本,從快狗打車APP客服與方言小哥的對話出發,在爆笑的對話中高頻詮釋品牌內核:只拉貨不拉人!
病毒視頻在微博、微信、抖音這三大傳播陣地同步上線,炸裂的笑點引發了用戶大規模的轉發和評論。而在視頻里所出現的品牌利益點,也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扎根于消費者內心。
可以看到,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快狗打車APP從用戶、貨物、場景化這3個角度進行品牌的造勢和傳播,多渠道、多角度發聲,突出產品的強大功能和優勢。其創意營銷的思路和方式,值得同行借鑒。
此外,從行業層面來看,快狗打車APP已經跳出了多數貨運品牌的定位邏輯,這個“拉貨的打車平臺”致力于完成從B端到C端的戰略轉型。“拉貨、搬家、運東西”也將走進千家萬戶,我們期待快狗打車APP“讓城市貨物出行更美好”的愿景完美實現,祝愿品牌不斷成長,為用戶帶來更多更好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