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投資的牌桌上,正在連續上演以億元為單位的大戲。
今天2018 年7月11日,中國最大的商用車智慧服務平臺獅橋集團正式宣布完成一輪由百度、陽光融匯資本聯合領投的10億元人民幣戰略融資。獅橋將攜手百度、陽光保險在AI風控技術、智能駕駛、 車聯網、金融和保險服務等方向展開深度合作,圍繞商用車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環節打造智慧金融和服務平臺。
獅橋的案例并非孤例。 2018過半,發生在國內物流行業中的融資數量就接近百筆,越來越多的錢涌進了物流行業。而在這些融資當中,越來越多的公司拿到了億元融資。物流行業一直是重投資的行業,但此前并非是資本的風口。因為投資大,回報期長,過去發生的投資項目,往往也是以千萬元為單位,但是今年以來,上億元的投資額越來越多。
為什么物流項目吸引投資的投資額越來越大,這些錢又會花在哪里?
隱山資本合伙人董中浪認為,站在資本的角度來看,物流行業就需要這么多錢,因為大家看物流行業的方式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人們越來越注意到這個行業所存在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
從物流行業中涌現的投資機構來看,過去投互聯網、生活消費、地產等領域的機構,近年來紛紛介入物流領域,在他們的產業布局中,越來越感受到物流「車輪滾滾」的魅力。
尤其是在京東、滿幫進行了大手筆融資之后,這一現象更是坐實了董中浪2015年「物流黃金十年」的預測。「同時也讓我多年前的判斷得以驗證:物流產業的10億美金即融資會很快出現!」董中浪說。
一
半年億元融資近30筆
億元融資總額超去年全年
運聯傳媒匯集了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億元融資案例,從中似乎可以發現些什么:
(備注:2017年億元融資案例)
從融資數量上看,今年上半年億元融資有28筆,加上最近的愛庫存、凍品在線、以及今天獅橋的融資,為31筆;去年全年的億元融資44筆左右,其中包括百世上市,以及上市企業發行股票融資。今年上半年的億元級別融資數量就接近去年全年總數量的近七成。
從融資階段上看,億元級別融資在往早期推,從去年的融資情況來看,可以發現融資階段有很多C、D、上市等階段,而上半年融資發生在A、B輪的融資占比超過50%,一些企業比如京東物流、中通快運、湯氏供應鏈首輪融資即過億元。
從融資總額上看,去年的億元級融資總金額約430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的億元級融資總金額已超550億元,僅京東、滿幫兩家就占據了50%以上。
億元級融資越來越多、投資階段越來越靠前、單筆金額越來越大成為比較顯著的特點。資本投入的力道加大,大量的資本涌入行業,正在加速行業的洗牌。
「從京東、滿幫的案例來看,這些企業的融資都是以10億美金起跳的,未來這樣的案例會越來越多,錢少了,牌桌你都上不去。」董中浪這樣評論道。
二 適合本階段的融資額
達晨創投B2B投資人張奇看來,「像這種在A 輪階段就大量出現億元級融資的情況,其他賽道上也有,但是客觀的講,不多。」
對于物流行業產生越來越多的巨額融資,在張奇看來,投資方與企業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即拿到的錢一定是適合本階段的金額,企業的融資永遠是根據需求去定的。
「融資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過多或者過少都有問題,我們并不會關注融資金額的大小,而是關注融資金額是不是合適,這個非常重要也非常考驗能力。」張奇這樣說。
至于這個「合適」如何衡量,張奇認為有幾個方面:賽道、模式、人、核心競爭力,最后是當前業績。「我們并不是追求數據的大,它主要是對前面幾個要素的佐證。」
因此這里的「合適」也有跡可循,從融資的階段上來看,物流行業中企業在中前期拿到億元級別融資是否合適?我們看到中通快運、湯氏供應鏈、京東物流、德坤,都是在一個早期的階段。
但從發展上來看,其所經歷的階段并不是從0到1的過程,他們都經歷了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沉淀,雖然是剛剛去拿融資,但企業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基礎。
從人的角度來看,這些企業創始人團隊,基本都有過成功的經歷,因而其再次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資本圈有句話叫「資本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顯然這些有沉淀的企業、有成功經歷的創始人,都成為了資本添花的對象。資金投入的大小從發展的角度講是合適,換個角度來講也是信心。
三 物流是重資產的「活兒」
滿幫19億美元融資后,董中浪曾發表了一句評論:接下來就是做重做實了,好資產在手的機構幸福了!
隨后在5月份,滿幫對外宣布了其九大事業部,并宣布了收購志鴻大車隊,做自營運力,6月底投資甲乙丙丁,在車后市場落實布局,一直走在做重做實的路上。
同樣是在5月份,菜鳥智慧物流峰會上,宣稱不參與快遞業不自己做快遞的菜鳥,宣傳要打造一張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
馬云稱:「我們宣布會投上千億,來打造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如果千億不夠,我們會投資幾千億,把阿里巴巴可以有的投資絕大部分投向物流,因為我們相信只有物流的基礎設施好,只有整個的物流骨干網好,整個制造業才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實體經濟才會真正變成社會的支撐,國家的支撐,世界的支撐。」
在物流行業,一直有做輕還是做重的不同路線與爭論,互聯網思維進入物流行業時,輕資產曾經大行其道。但從最近這樣動輒上億、甚至上千億的投入可以看出,物流還是一個重資產的「活兒」,從億元融資表中可以看出,這些億元融資發生在技術、倉儲、實體運輸、基礎服務等方面。
做技術的線上很重,但從滿幫、菜鳥的種種跡象來看,線上也開始走向線下;做倉儲、實體運輸、基礎設施的線下很重,設施設備仍是投入的重點,從發網、唯捷、壹米滴答、湯氏供應鏈等企業的融資后戰略規劃來看,技術也是其未來重要的投入之一。
做技術投入也需要很重的人才資源投資;做線下的,基礎設施投入又很重。在物流行業,可以說沒有純輕資產的運營,回頭看董中浪所總結的物流行業投資的一個基本邏輯「碰貨為先、節點為王、技術驅動」,用輕資產的運營去套用這個公式,好像很難發現成熟的案例。正因此,億元投資頻出,也說明了物流行業還是重資產當道。
1021-39858881
空運價格及航班查詢
2貨物描述
描述貨物信息和目的港
3確認航班
確認航班時間進行訂艙
4貨物進港
貨物安檢并配上航班
5貨物跟蹤
及時跟蹤貨物航班動態
6到港通知
通知客戶提貨或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