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1月11日消息:前段時間,我在瑞安航空以13英鎊的價格購買了從哥本哈根到倫敦的機票,結果,面對眼花繚亂的優惠及額外收費項目,我不幸弄錯了日期,到了機場才發現,我買的居然是一個月之后的機票。
我想起了我祖母的名言:“越是便宜的東西越貴。”最后,我花了277英鎊買了正確的航班機票。
然而,不久之前,我又犯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似乎要更引人回味。
我馬上就要出發去紐約,在平均超過700英鎊的票價中,我發現了加拿大航空有價格368英鎊的機票,中途在多倫多停留2個小時,可以在多倫多機場直接辦理美國入境手續,不用等到了目的地再去排隊。
我買了這張票,并且提前24小時在網上值機。但是值機時要求我填寫加拿大永久居民號碼,我還特意回頭看了下是不是訂票時把居住地填成了加拿大,但事實證明并沒有。沒辦法,我只好放棄了,等第二天到希斯羅機場再去處理。
我覺得有點郁悶,于是發推特向加拿大航空提問。我收到了“Robyn”的100個字的回復:建議我“和當地大使館或領事館溝通”,并得出結論,“客戶有責任在旅行前準備好所需證件。”
我回復說這根本就不是我需要的回答。但Robyn用完全相同的、明顯是復制粘貼的文字又回復了我一次。我想這可能是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跟它說話還不如和我的洗衣機辯論呢。哪怕我責備Robyn的自動回復,也依然沒有回應。我想,這是標準的回避沖突的編程。
機器人的智障回復,似乎很大程度上印證了我之前的觀點:人工智能被炒作過頭了。有沒有人遇到過這樣糟糕的程序,對它們印象深刻的?我表示懷疑。
我在希思羅機場的自助值機柜臺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我去加拿大航空的柜臺問那里的工作人員,對方回復我說:“你需要加拿大簽證。”
我說:“但是我只在那兒停留不到兩個小時,而且不會離開機場。”
“那也需要簽證。你現在在手機上申請,很快就能辦好。”
我說,要是能在公司網站上寫明這些就更好了。對方回答:“寫了,就在值機頁面的第二頁。確實有人會忽視它,但是說到最后,顧客有責任準備好所需的文件。”
最后,我花了10分鐘以及7加元,得到了在加拿大多倫多機場合法停留100分鐘的權利。
后來,我覺得測試一下機器人的編程也可能會很有意思。“嗨,Robyn,”我發推文說,“我很好奇。我昨天跟你聯系時——我說我無法出示加拿大永久居民號,因為我是個英國人——你有沒有意識到,這是因為即便是在加拿大停留2個小時也需要簽證?”
Robyn現在變成了“Leo”。我想,不錯啊,是為了讓互動更加人性化。但是對方給的回復和前兩次一樣。
于是我換了個問題:“方便問一下,你們是人類還是AI呢?”
后來,在多倫多機場等候辦理美國入境手續時,我發現,有的英國人需要買加拿大簽證,但有的不需要。我又問“Leo”他/她是人類還是機器人。對方回復:“我們是人類。”
我得接受這個事實。Leo的回復里有種近乎悲哀的意味,讓我相信他確實是個人類。在人工智能的未來,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和機器人打交道——也許我的這種范式是個錯誤。
難道,精心編程、不知疲倦、沒有情感的AI系統,還不如那些沒有素養、缺少動力、過度工作甚至懶惰的人類員工?
我遇到過一些和AI系統一樣工作的人,盡管機器人現在幫不上什么大忙,但它會不斷改善、提升。可是,我卻不能確定,人類是否會有同樣的進步。
計算機可能會更有耐心、懂得更多、更重視為我們提供幫助,哪怕是在諸如客戶服務這樣的軟技能上。
1021-39858881
空運價格及航班查詢
2貨物描述
描述貨物信息和目的港
3確認航班
確認航班時間進行訂艙
4貨物進港
貨物安檢并配上航班
5貨物跟蹤
及時跟蹤貨物航班動態
6到港通知
通知客戶提貨或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