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銷售:貨代企業需及時向出口單位介紹本公司的業務范圍、
服務項目、各項收費標準,特別是向出口單位介紹本公司的優惠運價,介紹本公司的
服務優勢等。
2、委
托運輸:由
托運人自己填寫貨運托運書。托運書應包括下列內容欄:托運人、收貨人、始發站機場、目的地機場、要求的路線/申請訂艙、供運輸用的聲明價值、供海關用的聲明價值、保險金額、處理事項、貨運單所附文件、實際毛重、運價類別、計費重量、費率、
貨物的品名及數量、托運人簽字、日期等。
3、審核單證:單證應包括:發票、裝箱單、托運書、報送單項式、外匯核銷單、許可證、商檢證、進料/來料加工核銷本、索賠/返修協議、到會保函、關封。
4、預配艙:代理人匯總所接受的委托和客戶的預報,并輸入電腦,計算出各航線的件數、重量、體積,按照客戶的要求和貨物重、泡情況,根據各航空公司不同機型對不同板箱的重量和高度要求,制定預配艙方案,并對每票貨配上運單號。
5、預訂艙:代理人根據所指定的預配艙方案,按航班、日期打印出總運單號、件數、重量、體積,向航空公司預訂艙。
6、接受單證:接受托運人或其代理人送交的已經審核確認的托運書及報送單證和收貨憑證。將收貨記錄與收貨憑證核對,制作操作交接單,填上所收到的各種報關單證份數,給每份交接單配一份總運單或分運單。將制作好的交接單、配好的總運單或分運單、報關單證移交制單。
7、填制貨運單:航空貨運單包括總運單和分運單,填制航空貨運單的主要依據是發貨提供的國際貨物委托書,委托書上的各項內容都應體現在貨運單項式上,一般用英文填寫。
8、接受貨物:接收貨物,是指航空貨運代理公司把即將發運的貨物從發貨人手中接過來并運送到自己的倉庫。接收貨物一般與接單同時進行。對于通過空運或鐵路從內地運往出境地的出口貨物,貨運代理按照發貨提供的運單號、航班號及接貨地點日期,代其提取貨物。如貨物已在始發地辦理了出口海關手續,發貨人應同時提供始發地海關的關封。接貨時應對貨物進行過磅和丈量,并根據發票、裝箱或送貨單清點貨物,和對貨物的數量、品名、合同號或嘜頭等是否與貨運單上所列一致。
9、標記和標簽:標記:包括托運人、收貨人的姓名、地址、聯系電話、傳真;合同號等;操作(運輸)注意事項;單件超過150公斤的貨物。標簽:航空公司標簽上三位阿拉伯數字代表所承運航空公司的代號,后八位數字是總運單號碼。分標簽是代理公司對出具分標簽的標識,分標簽上應有分運單號碼和貨物到達城市或機場的三字代碼。一件貨物貼一張航空公司標簽,有分運單的貨物,再貼一張分標簽。
10、配艙:核對貨物的實際件數、重量、體積與托運書上預報數量的差別。對預訂艙位、板箱的有效利用、合理搭配,按照各航班機型、板箱型號、高度、數量進行配載。
11、訂艙:接到發貨人的發貨預報后,向航空公司噸控部門領取并填寫訂艙單,同時提供相應的信息;貨物的名稱、體積、重量、件數、目的地;要求出運的時間等。航空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艙位和航班。貨運代理訂艙時,可依照發貨人的要求選擇優秀的航線和承運人,同時為發貨人爭取低、合理的運價。訂艙后,航空公司簽發艙位確認書(艙單),同時給予裝貨集裝器領取憑證,以表示艙位訂妥。
12、出口報關:首先交發貨人提供的出口貨物報關單的各項內容輸入電腦,即電腦預錄入。在通過電腦填制的報關單上加蓋報關單位的報關專用章;然后將報關單與有關的發票、裝箱單和貨運單綜合在一起,并根據需要隨附有關的證明文件;以上報關單證齊全后,由持有報關證的報關員正式向海關申報;海關審核無誤后,海關官員即在用于發運的運單正本上加蓋放行章,同時在出口收匯核銷單和出口報關單上加蓋放行章,在發貨人用于產品退稅的單證上加蓋驗訖章,粘上防偽標志;完成出口報關手續。
13、出倉單:配艙方案制定后就可著手編制出倉單:出倉單的日期、承運航班的日期、裝載板箱形式及數量、貨物進倉順序編號、總運單號、件數、重量、體積、目的地三字代碼和備注。
14、.提板箱:向航空公司申領板、箱并辦理相應的手續。提板、箱時,應領取相應的塑料薄膜和網。對所使用的板、箱要登記、消號。
15、貨物裝箱裝板:注意事項:不要用錯集裝箱、集裝板,不要用錯板型、箱型;不要超裝箱板尺寸;要墊襯,封蓋好塑料紙,防潮、防雨淋;集裝箱、板內貨物盡可能配裝整齊,結構穩定,并接緊網索,防止運輸途中倒塌;對于大宗貨物、集中托運貨物,盡可能將整票貨物裝一個或幾個板、箱內運輸。
16、簽單:貨運單在蓋好海關放行章后還需要到
航空托運公司簽單,只有簽單確認后才允許將單、貨交給航空公司。
17、交接發運:交接是向航空公司交單交貨,由航空公司安排航空運輸。交單就是將隨機單據和應有承運人留存的單據交給航空公司。隨機單據包括第二聯航空運單正本、發票、裝箱單、產地證明、品質鑒定證書。交貨即把與單據相符的貨物交給航空公司。交貨前必須粘貼或拴掛貨物標簽,清點和核對貨物,填制貨物交接清單。大宗貨、集中托運貨,以整板、整箱稱重交接。零散小貨按票稱重,計年交接。
18、航班跟蹤:需要聯程中轉的貨物,在貨物運出后,要求航空公司提供二程、三程航班中轉信息,確認中轉情況。及時將上述信息反饋給客房,以便遇到有不正常情況及時處理。
19、信息服務:從多個方面做好信息服務:訂艙信息、審單及報關信息、倉庫收貨信息、交運稱重信息、一程二程航班信息、單證信息。
20、費用結算
發貨人結算費用:在運費預付的情況下,收取航空運費、地面運輸費、各種服務費和手續費。
承運人結算費用:向承運人支付航空運費及代理費,同時收取代理傭金。
國外代理結算主要涉及到付運費和利潤分成。
上海航空快遞公司,專業航空
物流、航空快遞、航空
急件、航空貨運、寵物托運、空運快運、寵物空運服務,專業的空運流程、嚴謹的公司紀律,確保航空運輸安全、放心。
物流行業成新的經濟增長動能 發展物流金融正當時
近幾年來,大力發展物流行業成為各地關注的焦點,著力構建物流基地,以物流產業為發展引擎,培植新的經濟動能。各地發展物流產業的思路非常明晰,加大政策激勵,加快平臺建設,優化服務環境,做強市場主體,規范市場秩序。在此背景下,大力發展物流金融是當務之急。
(一)物流企業融資的主要障礙
1、物流企業市場風險仍較大。很多物流公司由于組建時間不長,資產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未來發展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仍將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尚存在一定的市場經營風險。另一方面物流市場競爭加大,一些物流企業及批發市場陸續開業,市場競爭將更加劇烈。
2、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隨著物流公司業務的發展,規模的擴大對管理水平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若不能與經營發展同步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3、沒有成熟的物流運輸線路。物流行業存在結構性矛盾,有的公司當前的運力尚有較大富余,在未來長時間不準備新增運輸車輛、搬運器械和倉庫。企業擴大
物流業務,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成熟的能夠產生明顯經濟效益的運輸線路。企業的解決方案為將下游客戶的運輸業務承包,通過延伸下游客戶運輸路徑,產生規;,逐步輻射式擴大運輸線路。
(二)金融機構發展物流金融的主要顧慮
目前各大銀行均將物流行業信貨政策調整為優先支持類行業,并密切關注物流園區的發展動態,走訪物流企業,了解企業的經營和金融需求,積極文持現代物流行業的發展。銀行的顧慮主要有:
1、物流業市場發育不健全。目前本地區物流標準化基礎薄弱,基礎設施、管理體制、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對物流的許多概念往往處于一知半解狀態。物流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手段缺乏。物流業內部管理粗放,現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沒有得到應用,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沒有形成供應鏈管理。標準化人才匱乏,一些物流行業人員大多數是從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的,真正具有扎實的現代化物流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的人較少。
2、物流企業風險普遍較大。一是對企業和企業主的信息了解渠道比較單一,尤其是企業主是否涉及民間借貸等信息無法了解,存在隱性風險;二是物流企業大部分經營場地均為租賃,抵押物明顯不足,我行支持的物流企業主要為信用貸款及助保貸產品,但此類產品額度較小,無法滿足物流企業的融資需求。三是物流行業均為道路運輸,此行業存在道路運輸風險。
(三)政府推動物流金融面臨的問題
目前部分地市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政府部門和生產企業對物流業認識不足,供需信息不對稱,物流配送及倉儲成本高、效益低。主要有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物流中心建設滯后,對第三方物流市場引導培養不夠,物流需求沒有完全釋放。無服務公共貨運的物流市場和物流服務中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物流業的業主主要從事零散配送和個體運輸,由于無專用公路貨運物流市場,物流信息化及貨運動態系統無從建立,營運車輛基本上是馬路站集、企業門前站集,公路貨運車輛空駛率高,運輸成本高,浪費資源,污染環境。
2、生產企業對現代物流缺乏認識,倉儲和運輸方式還是傳統方式。目前,大部分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儲存、加工生產、銷售和產品配送均未走現代物流之路,主要依靠原始的傳統倉儲和運輸方式,企業生產銷售成本高。
3、物流企業、物流公司專業化程度不高。物流快遞節點均是外地物流企業在我市設立的下線配送站,以小型托運部和分公司的形式存在,管理模式落后,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業務單一,服務功能不強。貨物來源靠上線車輛配送,起點不高,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倉儲功能。
4、沒有形成統一的物流協調機構。法規政策不完善、不配套,行業標準不統一,行業監管體制不健全,存在多部門管,結果無人管的局面。在上級相關政策法規還沒有得到明確的前提下,作為新成立的物流發展局還沒有從根本上理順物流行業的相關運作。
5、物流人才短缺。目前物流業從業人員主要以配送和運輸服務人員為主,普遍缺乏現代物流經營理念和管理知識。專業人才的缺乏制約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四)相關建議
1、加大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一是用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物流市場的培育力度;二是用于獎勵重點物流企業應用物流新技術,推動重點物流企業做大做強;三是用于物流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及培訓。
2、以物流中心為依托,加快建設物流信息中心平臺。加快建設跨地區的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搭建物流信息平臺,全面整合物流信息資源,建設服務于物流用戶、物流企業、政府相關部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推進物流信息化進程,收集單個企業無法收集完成的基礎資料,并對其進行加工處理,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3、加大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一方面針對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的現狀,切實加強對物流經營、管理和從業人員的上崗培訓、在職培訓,以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對物流人才的招攬、引進力度,積極營造重用物流人才的良好環境。
4、加強創新產品,提供信貸支持。金融機構應對物流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抵押物不足情況要積極創新信貸產品,根據物流公司實際情況采取應收賬款質押等業務品種,提升物流公司的融資能力。
5、加強貸后管理。一是督促物流采取合理的方式對貸款資金進行支付,防止被挪作他用;二是密切關注客戶的經營情況及抵押物情況,及時防范和化解貸款風險;三是提醒借款人加強日常的各項管理工作,特別是對生產工人的技術培訓等管理工作,四是要求借款人加強市場營銷,盡快讓更多經營戶進入市場經營。
6、建議政府部門牽頭設立物流企業發展投資基金,政府下設機構占主要股份,其他股份為一定數量的優質企業分占,當企業需要資金時可以從該基金借取資金并支付利息。這樣做到政府和企業平抑風險、共享物流行業發展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