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平方米的智慧物流中心貨物豐富齊整,4條配送線一片忙碌。如今,赫山區益農服務社的運營服務做得紅紅火火,其物流運輸通達145個村級綜合服務平臺,配送物品24小時內準點到達,月均周轉量25500票,50%的包裹當日投遞到位,村級綜合服務平臺的電子商務功能得到發揮,基層黨建與振興鄉村、惠及百姓融為了一體。
說干就干,切合實際
獨具特色的“赫山益農服務社”脫穎而出
如何圍繞黨的建設,提升村、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是赫山區委常委班子高度重視的課題,在認真學習了中央、省委和市委有關決策精神后,區委組織部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根據區委要求,結合赫山實際進行了廣泛調研。4月20日,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后,迅速出臺了《赫山區支持益農服務社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益農服務社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為引領,基于村級服務平臺中商務板塊的村級集體經濟實體,以全區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農產品上行,助力鄉村振興。赫山區委組織部牽頭,益陽湘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攜手“益村”在該區145個行政村及社區建設“互聯網+智慧農村”綜合服務體系,打造獨具特色的“赫山益農服務社”。
迅速培訓,快速建設
服務社運營日新月異
4月24日,區委組織部和湘域電商共同舉辦了為期2天的第一期農村致富帶頭人便民服務員培訓班,對全區70名便民服務員進行了培訓,提高了便民服務員實際操作、運營益農服務社的能力。到5月15日,共計開展培訓13批次,其中培訓以黨員為骨干的農村致富帶頭人達145人。平臺建設加快進行,截止目前,全區已經建成益農服務社示范點31個,標準站點114個,為8萬多村民、社區居民送去了便民服務,減少村民外出鎮上收發包裹行程15000余公里,以堤卡子村、華林村、黃土坑村為代表的一批村子日均下行包裹量60余單,上行包裹量3至5個。衡龍橋鎮湘江西村魔山壹號辣椒,泉交河鎮菱角岔村有機生態魚和臘肉,泥江口鎮南壩村旺泰茶葉通過益農服務社打開了銷售渠道,銷量大增。
農村致富帶頭人便民服務員培訓
扶持到位,百姓說好
“赫山模式”前景廣闊
“區政府的支持很明確,有力度,激發了益農服務社的運營激情。”服務社負責人廖娟說。她告訴記者,區里的經營主體、合作主體分別有4項支持政策,對鄉鎮、村(社區)和合作主體有獎勵政策。特別明確,通過益農服務社銷售本地產品,年銷售額達到50萬以上的村(社區),按2%的比例給予獎勵,最多不超過10萬元。年銷售額達到300萬元以上的鄉鎮(街道園區),獎勵5萬元。年銷售額特別巨大的另行獎勵。通過“益社”平臺等方式支持益農服務社發展、推動農產品上行,年銷售額達到20萬元以上的城市社區給予2萬元獎勵。益農服務社運營收益全部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后,可從中列支一部分作為益農服務社具體經營人員的報酬待遇。具體標準由鄉鎮黨委指導村黨組織結合收益情況提出方案并提交村民議事會議決同意后實施。鼓勵村級專職便民服務員經營益農服務社。
對合作主體的獎勵中也明確:通過益農服務社實現農產品上行年銷售額達到500萬元以上的農村電子商務公司、農業互聯網企業等合作主體,按照年銷售額的0.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通過益農服務社實現年交易額100萬元以上的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產品加工企業等合作主體,按照年交易額的0.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萬元。
記者在走訪泥江口鎮南壩村、龍光橋街道早禾村時,村民們普遍反映,以后村里的茶油、油紙傘的銷售就更好了,因為“門路”更便捷了。下一步,該區將通過益農服務,啟動“便民服務之星”評比,推動鄉村代購模式,加強村級勞務協作,典型引路,普惠鄉村。
1021-39858881
空運價格及航班查詢
2貨物描述
描述貨物信息和目的港
3確認航班
確認航班時間進行訂艙
4貨物進港
貨物安檢并配上航班
5貨物跟蹤
及時跟蹤貨物航班動態
6到港通知
通知客戶提貨或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