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2017年底,在萬眾期待中西成高鐵順利開通,一日川陜通行,蜀道不再難,備受川陜乃至全國諸多人士關注。
或許,時間才是最好的作者。作為媲美航空的出行方式,高鐵迅速成為網紅交通工具,以陜西為例,陜西2017年全年動車運送旅客超3200萬人次,西成高鐵“媲美”公交。2018春運大數據報告顯示,“高鐵”成為春運熱詞,高鐵、航空齊發力,空鐵聯運仍是長期方向。其實,高鐵的發展有利于航空提升服務質量,有利于航空旅客通過鐵路向大型樞紐機場聚集,通過共存互補形成大交通體系,空鐵聯運,正當其時!
高鐵開通前夕西安—成都航班突然減少 曾引發激烈爭論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自古以來秦嶺巴山崇山峻嶺,從陜西進入四川沿途道路崎嶇、山重水復、交通不便,進入新時代,隨著鐵路開通和航線開通,更加便利。對眾多往返西安與成都間的乘客而言,航班僅需一個多小時,是首選的出行方式。
筆者在陜西西安工作,多次前往成都。對西成高鐵也頗為熟悉。
以前,從成都坐火車往返西安,有T7、K165等多趟列車,沿途大多經過寶成鐵路,沿線山大溝深,隧道眾多,單程一般在10多個小時,手機經常沒信號。
西成高鐵2012年10月正式投入建設,計劃2017年年底開通運營。設計速度250km/h,客運里程643km。開通后,西安至成都鐵路運營時間,由10多個小時縮短至3小時。高鐵乘客可以上午在西安市區旅游觀光,然后坐上高鐵,當晚即可到達都江堰、青城山夜游。雖然乘客從2017年春天夏天到秋天,千呼萬喚期待萬分,但一直沒開通。
誰也沒有料到,進入2017年冬春航季后,不少乘客在民航局官網的“互動交流”版塊吐槽,很多航空公司取消了西安至成都間的直飛航班。從10月29日起,原來每天的十多個直飛航班幾乎集體停飛,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航班。其余涉及兩地的航班都需要轉機,原本1個多小時的行程,往往需要6個小時以上,旅客出行非常不便。
隨著乘客吐槽、媒體報道,公眾出行極大不便,引發軒然大波。有人說與執行冬春航班有關,有人說高鐵還沒開通就“逼停”直飛航班,有人吐槽說航空公司太任性。有人說,航空公司預判到西成高鐵開通后帶來的沖擊,換季時調整航班計劃,符合市場規律,無可厚非。
隨后,在媒體采訪中,有航空公司承認因為高鐵開通就取消了相關航班。
社會熱議、民眾不解、專家分析,民航解釋,一系列討論都在圍繞高鐵與航空的競爭。
各界關注引起了媒體報道和管理部門的重視。在航空主管部門介入調查后,多條成都與西安的直飛航班已恢復運營。2017年11月初,眾多直飛航班陸續恢復。11月,民航局對媒體表示,西安至成都往返航班已增至每天13班。
紛爭背后反映出高鐵和民航溝通不足 構建大交通體系迫在眉睫
西成高鐵開通以后,社會關注旅客數量,西安往返成都的旅客,坐上高鐵去吃火鍋、旅游玩耍等等。
似乎,在西成高鐵開通之后,各界目光更加關注高鐵,航空公司被暫時遺忘了。涉及西成高鐵和航空公司的相關報道明顯減少。
直到2018年3月29日,有陜西媒體報道說,西安飛成都航班4月起每日1班。隨著夏秋航季的到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加大航班密度,快線總數達20條,個別國際航線票價不足千元。
計算經濟賬、時間賬 西成高鐵開通旅游成本直降20%
從一些旅客的反饋看,由于機場大多在郊外,跟主城區距離較遠,市區到機場的輕軌僅有北京、上海等為數不多的線路,無論乘大巴還是開車,乘飛機出行時間成本較高。商務及旅行的人大部分更在乎的是效率,效率和成本之間平衡了,機票貴才有價值。
而高鐵站受益于地鐵開通,基本上能夠跟地鐵無縫對接,換乘更加方便省時省力。
從實際看,航班更容易因為天氣原因和排隊、舉辦重要活動等原因延誤甚至取消。對中程旅行的旅客來說,更容易考慮高鐵。只有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的出行者,才會選擇乘坐飛機。對于中短程旅客來說,除非機票出現白菜價才會考慮飛機,這也是符合經濟規律的。
12月6日西成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時間、費用大幅節省,一種新的雙城旅游方式也迅速興起。根據攜程旅游發布的《西成高鐵雙城旅游報告》,這種一次游兩省的國內游新方式備受歡迎。旅游數據顯示,西成高鐵開通后,旅游成本直降20%,一次游兩省受歡迎。
這份數據顯示,高鐵開通不僅僅方便成都、西安市民相互旅游,對于北京、上海等全國的旅游者也有了新的選擇:成都+西安連游,一次體驗兩個旅游大省。開通上線短短幾天,選擇雙城相關跟團游、自由行產品的游客,環比開通之前增長了3倍。多數是外地旅游者選擇一次游兩省的新產品,還有部分游客是原本在成都或者西安,臨時改變計劃,網上預訂當地游去嘗鮮。
此外,高鐵助旅游成本直降20%,雙飛游也降了四五百。隨著高鐵開通,兩地之間的機票價格明顯下降,雙飛游價格下降了400到500元,降幅達到20%左右。
4個小時的直達時間節省了雙城間的交通成本,便于游玩行程把控。原來上海、北京等各地游客去陜西或者四川,基本上都是雙飛一地游,以4到6天為主,人均費用一般在2000元到3000元不等。現在飛機+高鐵兩省連游,時間5到8天,平均增加了2天,費用一般在4000元以內,比分別去兩次更省錢。
航司財報坦承高鐵影響
2018年3月底,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三大航空企業陸續發布2017年財報。三家航空公司合計實現營收3505.73億元,均呈增長態勢;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5.06億元,東航增幅最大達40.91%。
面對中國國內高鐵在2017年迅猛發展的態勢,三大航空央企在年報中不約而同提及來自高鐵對未來業績的影響。
南航認為航空運輸與鐵路運輸在中短途運輸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不斷完善的高鐵網絡預計將對航空客源的增速有進一步影響。本公司與高鐵網絡重合的航線(特別是800公里以下的航線)的經營業績在未來將受到一定沖擊。”
國航認為高鐵的替代影響將趨于穩定。其在年報中表示,高鐵雖憑借票價及準點率等優勢對800-1000公里以內的航線具有明顯的分流影響,但航空公司通過調整航線網絡和布局結構,降低了高鐵的影響。
在中短程運輸方面,國航方面認為,高鐵以高頻次、低票價、準時、快速、便捷、舒適成為人們出行選擇的主要方式,航空運輸相對處于劣勢。短期來看,高鐵既有線路在實施跨線經營、整體提速、增加頻次、延長運營時間等措施后加劇了對航空的分流;長遠而言,高鐵將改變中國經濟地理版圖,高鐵與民航的競合關系將使空鐵聯運成為打造國際樞紐的有力支撐。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相關說法有理有據,提前告知,態度坦承。
高鐵分擔了部分載客壓力 與民航互補互助
在交通業界,高鐵對民航的這種影響被稱為替代效應。這種替代效應深度影響短程航線,只要因為高鐵的競爭導致某條航線停飛,以后難以恢復。
例如,北京至天津航班,由于地面運輸的發展被替代,也不可能再恢復通航。武廣高鐵(武漢至廣州)開通后,海航、深航相繼退出廣州長沙航線,南航每天提供3個航班,較之前減少了一半以上;京滬高鐵開通后,也有多條航線停航。
高鐵與民航的關系,除了以上所說的替代效應外,還體現在前者分擔了后者的載客壓力。
筆者查詢民航總局官網看到,2017年9月19日,民航局發布《民航局關于發布把控運行總量調整航班結構 提升航班正點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從調控航班總量、優化航班結構等多條措施,旨在進一步提升民航航班正點率。其中提到“組織開展空域容量評估”,民航局空管辦按照職責,組織研究確定空域容量評估關鍵指標和評估方法,逐步開展空域容量評估工作,統籌空域容量與機場容量管理工作。
高鐵里程迅速增加的同時,近年的航線里程保持2位數的增長速度。在消費升級、商務、旅游群體乘飛機頻率提升的如今,民航與高鐵的發展可謂是齊頭并進。
而且,因為建設成本等因素,目前高鐵并未完全覆蓋每個城市。航空公司還有大量發展空間和客源。
空鐵聯運取長補短協作配合合作共贏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發明創造層出不窮。技術革命深度改變著經濟社會和交通出行市場格局。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有了高鐵,“坐地日行八萬里”不再是夢想。高鐵優于普通列車的是速度及舒適度,高鐵優于民航的是票價和準點率以及大件行李的攜帶。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時代發展和技術革命大趨勢浩浩蕩蕩。面對高鐵的競爭,不妨主動作為、積極融入其中,發展空鐵聯運,利用高鐵網絡,增強航空網絡的彈性,互相協作、取長補短,打造更有競爭力的大交通體系和綜合性交通樞紐。
機場的大巴車和高鐵站點就可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共同為旅客提供星級服務。從高鐵站去機場往往有很長一段距離,需要中轉、換乘、接駁。比如,西安北高鐵站位于西安北郊,離西安咸陽機場距離較近。一些出發或到達地點非省會城市的旅客,從外地往返西安往往需要從機場到高鐵站,可以探索高鐵聯運,前期可以采取票證互認等方式,比如持飛機票乘坐高鐵,或者持高鐵車票乘飛機可以享受一定優惠,或者行李托運等。另外,高鐵常旅客、飛機常旅客也可以合作共享,延伸服務,吸引客群。
很多人出門、回家,基本都需要做兩到三種大型交通工具。特別是春運期間,什么票都不好買,可以嘗試火車、飛機、汽車聯程,探索智慧出行和旅行方式。
從國內市場看到,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到上海虹橋車站,地鐵和公交車可以到達。可實現空鐵換乘,換乘高鐵和飛機,因為上海虹橋站緊鄰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西側)。 上海虹橋站集高鐵、機場、地鐵、城市公交、長途汽車等多種運輸方式為一體,構成功能齊全的亞太第一綜合性復合型交通樞紐。目前因為選址、線路等主客觀因素,其他城市難以實現,新建高鐵站或可嘗試。
從國際市場看,法航還考慮投資運營高鐵。在巴黎奧利機場,如果所乘航班滿足條件,還可以免費乘坐接駁高鐵站和出租車。還有相關的“飛機+火車”聯程旅行方案,不妨從法國航空取經,適當參股高鐵、開發建設,實現利潤共享。鼓勵民航與高鐵錯位競爭,更要鼓勵民航和高鐵協作配合,協調溝通論證完善,共同構建大交通體系。
“三人行必有我師。”時間緊,任務重。由于主客觀各類因素,以及資料掌握和渠道等因素,筆者所知有限,認知難免存在不足甚至謬誤。知易行難,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跟志同道合的人士互相切磋,擇機研討,共同提高,為大交通體系做出自己的貢獻。
1021-39858881
空運價格及航班查詢
2貨物描述
描述貨物信息和目的港
3確認航班
確認航班時間進行訂艙
4貨物進港
貨物安檢并配上航班
5貨物跟蹤
及時跟蹤貨物航班動態
6到港通知
通知客戶提貨或送貨上門